
最近雨水一泡呀,山上的"伪装者"们可忙坏了!
那些毒蘑菇们顶着油亮亮的伞盖
活像穿了新褂子的小胖墩
可它们肚里藏的全是"坏水水"
我们秀美的虹桥,东接幕阜山主脉,西连汨水丘陵地带。东承高山云雾润,西纳丘壑腐殖丰,山地丘陵占全镇面积83%,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,天然适合野生蘑菇繁衍生长。虹桥全域现存的野生蘑菇类达到128种,其中近半都是有毒菌种。近年来因误食毒蘑菇导致的悲剧屡屡发生,甚至酿成家破人亡的惨痛后果。在此,虹桥镇应急管理办郑重提醒大家:
野生蘑菇种类繁多,极难分辨
中毒风险极高
切勿随意采食!!!
① “长得像”不等于“能吃”!很多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长得几乎一模一样,稍不细心就可能看走眼。例如,剧毒的"致命鹅膏"与可食用的"鸡枞菌"生长环境一致,外观仅菌托略有差异,非专业人士极难辨别。
② 民间土方法不可靠!比如“颜色鲜艳才有毒”“生虫的蘑菇没毒”"高温烹煮可解毒"这些说法都是错的!科学实验证明,毒蘑菇经高温烹煮后毒性依旧存在,甚至可能增强。去年就发生一起高温焯水后食用中毒的事件。
③ 毒素复杂致命!毒蘑菇可能含有肝毒性、神经毒性、溶血性等毒素,其中剧毒鹅膏菌所含的α-鹅膏毒肽,仅50克即可致死,且中毒后存在6-12小时的"假愈期",极易延误救治。
防控中毒
请牢记"不采、不买、不食用"
① 不采摘:不抱侥幸心理,不要采摘一切野生蘑菇;
② 不购买:拒绝路边摊、商贩售卖的"山珍";应急管理办也会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不定期巡查,对贩卖野生蘑菇的行为从重处罚。
③ 不食用:家常饭菜、宴请聚餐时不选野生蘑菇菜品,学校、幼儿园、餐馆等单位应严格把控食材来源。
亲爱的乡亲邻里们
野蘑菇比孙猴子还会变,戴草帽的不一定是咱二舅!
路边的"山珍"别眼馋,说不定是白骨精变的假馍馍!
自家后院冒的"惊喜",可能是黄鼠狼送的有毒年糕!
责编:熊颖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